越野滑雪
起源于北欧,故又称北欧滑雪。据记载,1226年挪威内战时期,两名被称为"桦木腿"的侦察兵,怀藏两岁的国王哈康四世,滑雪翻越高山,摆脱了敌人。现挪威还每年举行越野马拉松滑雪赛,距离35英里,与当年侦察兵所滑路程相同。越野滑雪比赛路线分上坡、下坡、平地,各占全程的三分之一。单项比赛出发时,每次1人,间隔30秒,顺序由抽签决定,以到达终点的时间确定名次。接力项目比赛时,集体出发,道次由抽签决定,以每队队员滑完全程的时间之和计算成绩和名次。1924年被列为首届冬奥会比赛项目,现设男子10公里(1992年列入)、15公里(1924年列入)、30公里(1956年列入)、50公里(1924年列入)、4×10公里接力(1936年列入),女子5公里(1964年列入)、10公里(1952年列入)、15公里(1984年列入)、30公里(1992年列入)、4×5公里接力(1956年列入)。
跳台滑雪
起源于挪威,又称跳雪。1860年挪威德拉门地区的两位农民在奥斯陆举行的首届全国滑雪比赛上表演了跳台飞跃动作,后逐渐成为一个独立项目并得到广泛开展1879年在奥斯陆举行了首届跳台滑雪比赛。1883年被列入霍尔门科伦滑雪大奖赛。19世纪末,先后传入瑞典、瑞士、美国、法国、意大利和波兰等国家。初期的跳台滑雪利用山坡等自然地形进行,19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土木结构的跳台。随着空中滑翔技术的提高,新的跳台设计也不断出现,1926年瑞士在格劳宾登州的蓬特雷西纳建成60米级跳台,1927年又在圣莫里茨建成70米级跳台。1925年起举办世界跳台滑雪锦标赛。跳台由助滑坡、着陆坡、停止区组成。比赛时每个国家单项限报4人,团体限报一个队4名运动员。以姿势分和距离分计算总成绩。姿势分由5位裁判根据运动员完成动作的准确性、完美性、稳定性以及整体稳定性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将剩下的3个分数相加,最高分为60分;距离分要根据K点距离确定每米分值,运动员的跳跃距离达到K点距离为60分,短于K点距离,将所短距离乘以每米分值,再从60分中减去,超过K点距离,将所超距离乘以每米分值,然后加上60分。两次比赛的姿势分与距离分之和为运动员的总分,得分多者名次列前。团体赛以各队4名运动员两次比赛所得分相加,得分多者名次列前。1924年被列为首届冬奥会比赛项目,现设90米级(原为70米级)、120米级(原为90米级)和团体3个男子项目。
北欧两项
起源于北欧,由越野滑雪和跳台滑雪组成,在挪威、瑞典流传很长时间,成为北欧的传统项目,故又称北欧全能。1883年被列入霍尔门科伦滑雪大奖赛,20世纪初开始向世界推广。1924年被列为首届冬季奥运会比赛项目,1984年以前只设个人赛,1988年起增设团体赛,仅有男子项目。比赛按跳台滑雪、越野滑雪的顺序进行。跳台滑雪初为70米级,1992年改为90米级;越野滑雪原为18公里,1956年起改为15公里。确定名次的方法原来根据单项成绩换算成得分,得分高者名次列前;1992年冬奥会开始有所不同:①个人赛 第一天进行跳台滑雪,每人跳两次,以姿势分和距离分计算总成绩。姿势分由5位裁判根据运动员完成动作的准确性、完美性、稳定性以及整体稳定性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将剩下的3个分数相加,最高分为60分;距离分要根据K点距离确定每米分值,运动员的跳跃距离达到K点距离为60分,短于K点距离,将所短距离乘以每米分值,再从60分中减去,超过K点距离,将所超距离乘以每米分值,然后加上60分。两次比赛的姿势分与距离分之和为运动员的总分,得分多者名次列前。第二天进行越野滑雪,跳台滑雪成绩最好的运动员第一个出发,其他运动员要根据跳台滑雪与第一名运动员的得分差换算成时间差,依次间隔出发,最后以运动员到达终点的顺序排列名次。②团体赛 跳台滑雪各队4名运动员依次出发,得分方法同个人赛。越野滑雪时,跳台滑雪成绩最好的队首先出发,其他队要根据与跳台滑雪成绩最好的队的得分差换算成的时间差,依次间隔出发,各队的第二、第三、第四名运动员在接力交换区出发,以第四名运动员到达终点的顺序排定名次。1988年起成为冬奥会比赛项目。
自由式滑雪
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高山滑雪基础上发展而成。1971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举行世界上第一次正式的自由式滑雪比赛。1975年起举办世界杯自由式滑雪赛。1986年在法国阿尔卑斯山的蒂恩镇举行了首届自由式滑雪锦标赛。1992年起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设男、女空中技巧(1994年列入)和男、女雪上技巧(1992年列入),男、女雪上芭蕾于1988、1992年被列为冬奥会表演项目。
①空中技巧 始于20世初。1928年美国卡尔顿(John Carleton)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穿着滑雪板完成雪上空翻动作的运动员。1958年瑞士滑雪教练费尤雷尔(Art Fyurrer)在滑跳中完成空翻和转体动作。空中技巧运动员使用的滑雪板男子不短于1.90米,女子不短于1.80米。场地由出发区、助滑坡、过渡区一、跳台、过渡区二、着陆坡和终点区组成。比赛时每人试跳两次。裁判员根据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质量评定空中动作分和着陆动作分,两者相加再乘以动作难度系数,即为一次试跳的得分,两次试跳得分相加,得分多者名次列前。
②雪上技巧 在设置一系列雪包的陡坡线路上进行回旋动作、空中动作以及滑降速度的比赛,包括单人雪上技巧和双人雪上技巧。雪上技巧场地长200~270米,宽15~25米,坡度为24~32度。运动员使用的滑雪板男子不短于1.90米,女子不短于1.80米。以回转动作和空中动作质量分以及计时成绩分相加评定名次,得分多者名次列前。
③雪上芭蕾 1926年德国高山滑雪运动员罗伊埃尔(Fritz Reuel)出版世界上第一部有关雪上芭蕾的书《滑雪板上的新潜力》,1966年美国著名高山滑雪运动员和理论家菲法尔(Daug Phifar)成立世界上第一所雪上芭蕾学校,雪上芭蕾场地长200~240米,宽35~45米,坡度为12~15度。滑雪板不得短于运动员个人身高的81%。裁判员根据运动员完成动作情况评定技术分和艺术效果分,以技术分和艺术效果分的总和判定名次,得分多者名次列前。
速度滑雪
起源于美国。1870年美国的托德(Tommy Todd)穿着滑雪板从加利福尼亚陡峭的拉波泰山坡上疾驰而下,后一些高山滑雪爱好者开始仿效,并传入欧洲。1931年成为比赛项目,当时男子的最好成绩为每小时136.600公里。1992年男子世界纪录达到每小时229.299公里,女子世界纪录也达到每小时219.245公里。速度滑雪必须在专门的雪道上进行,雪道要求笔直、平稳,由出发、加速、计速和减速4个区组成,坡长1740米,起点与终点两者间高度差为565米。加速区长25米。计速区宽50米,长100米,前端有光电感应系统,后端有电子计速系统,测定运动员在计速区内的最高速度。减速区是一个逐渐向上的斜坡,便于运动员减速与停上。滑雪板长不得超过2.50米,宽不得超过20厘米。比赛时运动员位于出发区起跑标志后,单个出发,两手用滑雪杖撑地,以最大限度获得初速度。以每位运动员3次试滑中的最好成绩判定名次,速度快者名次列前。1992年被列为冬奥会表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