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几种缝的介绍
沉降缝: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
伸缩缝: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此有专门规定。
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可见,除了施工缝,其余两种缝均是真实存在的缝隙。《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沉降缝和伸缩缝的宽度都必须满足抗震缝宽度的规定。所谓抗震缝,是因为建筑物平面不规则,或竖向不规则,而对结构抗震不利,而设缝将结构分为若干部分。
概括如下:
沉降缝:为克服结构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缝,须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完全分开;
伸缩缝:为克服过大的温度应力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抗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在抗震设防区,沉降缝和伸缩缝须满足抗震缝要求。
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
环氧地坪施工中伸缩缝的处理方案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常会留下伸缩缝以应对混凝土的热胀冷缩,伸缩缝的设置与混凝土浇筑过程相关,分块浇筑的混凝土通常在块与块之间设置伸缩缝,整块浇筑的混凝土通常在浇筑完成后按一定的区域切割伸缩缝(如6米X 6米等),特殊结构的混凝土可能不设置伸缩缝或较大区域才设置伸缩缝,如弹性抗裂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等。
对于采用刚性地坪涂料涂装的地坪涂层,如基材混凝土因热胀冷缩出现开裂,因地坪涂层的弹性有限,通常地坪涂层易随之开裂,并在开裂处易出现起壳脱层现象,对于已设置伸缩缝的混凝土,虽然不能完全排除其它部位出现开裂的可能,但开裂大多发生在原伸缩缝部位。因而在地坪涂料涂装时,地坪施工单位需与业主协商,对混凝土伸缩缝进行适当的处理,以达到双方均预期和可接受的效果,以避免工程质量纠纷。
通常地坪涂装时对混凝土伸缩缝的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各有其优缺点:
1、在地坪涂装时,用环氧树脂砂浆类(应是无溶剂产品)刚性物质将伸缩缝进行填充,然后按地坪整体涂装的工艺进行,涂装完毕后开裂发生前,地坪涂层上看不到伸缩缝。
这种方式不能保证伸缩缝处或附近的地坪涂层不出现开裂和起壳现象。因这类钢性物质并无弹性,无法抵御混凝土收缩开裂时的应力,开裂就无法避免。
如果业主允许地面存在均一平直的伸缩缝,则可在地坪涂装完毕后用切割机在原伸缩缝位置切割2-5毫米宽的伸缩缝,给混凝土留下伸缩的空间,可避免日后地面出现不均一的裂缝和减少地坪涂层沿裂缝起壳现象。
通常只有在地面装饰要求不高的场合,这种方式才能为业主所接受。